找到相关内容3285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无我

    三个命题,被称为三法印。在部派佛教时期,佛教各派对此也曾引起了许多争论。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73443211.html
  • 20世纪比利时的佛教

    巴利著作之研究,及后来中观学说之间的裂缝"的一场"佛学研究的革命"。他提出了许多引人注目的论题,引起了学者间的争论。蒲山的学生拉摩特致力于《大智度论》的研究,曾经将此论译出大部分,并作了详细地注解,...

    黄夏年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55944822.html
  • 宗教未来面临的挑战

    尽管就宗教的本质而言,宗教与科学之间的矛盾与争论将会继续存在,但是,在未来,主要的景象将是二者之间的对话与合作,因为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认识到二者的不同与互补关系。   第三,传统宗教与新兴宗教的关系。宗教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92261373.html
  • 宗教未来面临挑战吗?

    伦理。尽管就宗教的本质而言,宗教与科学之间的矛盾与争论将会继续存在,但是,在未来,主要的景象将是二者之间的对话与合作,因为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认识到二者的不同与互补关系。  传统宗教与新兴宗教的关系。宗教...

    高师宁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33866975.html
  • 在四川开创过净众宗的新罗人无相大师

    是谁作为参句。  无相嗣法是非和禅宗史的剧变  有关无相嗣法是非的争论是本世纪佛教界的最大课题。围绕着马祖道一(709-788)是南阳怀让(677-744)的嫡系还是无相的嫡系这一问题出现的嗣法争论是...赵州禅茶一味纪念碑〉也记载着净众无相曾为蜀地主人,其门下高徒有马祖道一。如今,马祖的法脉问题已经成为了东亚禅宗界新的话题。自从圭峰宗密在《圆觉经大疏钞》阐述上述相关事实以来,有关嗣法是非的争论从未停止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02269233.html
  • 张文良教授:寺院做慈善应基于宗教神圣性的公信力

    继成都新都宝光寺以99万元拍卖烧头炷香,把拍卖所得款捐给了贫困生之后,各寺院纷纷效仿。春节期间,一些寺院拍卖的除了头炷香外,还有新年祈福的“撞钟权”、吉祥开光号码等等。很多善款最后基本上都以捐赠的形式捐给了需要的机构或人群。这种现象引起了广泛的争论,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宗教学教研室主任、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研究员、佛教在线特约评论员张文良教授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: 这次过年回到...

    佚名

    |佛教观点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394773134.html
  • 小乘之分派及其发展

    于是各据所传经义或文词而起争论也。  勇军王子喜友王(dgav-bo)后,有婆罗尼斯王(wa-ra-na-si)继续提倡宏扬正法。彼时又有龙上座(klu)亦极推重大天五事,僧伽之中,多有不附彼说,复引争执,遂分为四部。  喜友王子大莲花时(pad-ma-chen-po),又有安志比丘(yid-btan)复随龙上座语,重唱五事,当时争论更甚,遂由四部,开始分为十八部。(上见《多罗那他史25、26、27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22173435.html
  • 龙树菩萨对远离淫欲的一段精要开示

    列出: 唾(tuo4):口水 痍(yi1):查字典是“创伤”,末学理解为“鼻血”。 眵(chi1):眼屎 浣(huan4)濯(zhuo2):洗 诤(zheng4): 1.争夺 2. 争论、争辩 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62875780.html
  • 禅非坐非不坐

    过去所培养出来的见解看法,或是累积自个人的学历、经验乃至于权力所产生的成见,这些都使得人们在处理感情问题时,充满了自己的主观意识,无法认清真相,才导致彼此之间争论不休。 我们常说禅代表‘...

    慧律法师

    论坛精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32676706.html
  • 正确理解“不怕念起,就怕觉迟”

    百法明门论。即使我们不在这方面去争论,念、寻、觉也是反映修行的次第。当我们念头生起,我们要去寻、要去考察它,只有当我们真正地觉察念头,才有机会觉。 ...

    常进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495481538.html